7月中央多部委连发三大利好政策,剑指“反内卷”: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推动《价格法》修订,严打低价倾销;央行联合农业农村部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;央行还投放4000亿MLF保障流动性。 政策直指钢铁、光伏、锂电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恶性竞争,推动落后产能出清。主力资金已闻风而动:7月以来机构狂扫能源金属、光伏玻璃、稀土等板块,相关个股如柳钢股份月内暴涨121%,宁德时代电池回收业务毛利率飙至25%。
政策重拳出击,内卷治理动真格
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定调“反内卷”后,政策落地速度惊人。 国家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24日发布《价格法修正草案》,明确要求企业禁止低价无序竞争,违者重罚。 央行同日宣布25日开展4000亿MLF操作,为市场注入流动性。 而更早的18日,工信部已表态将推动钢铁、有色、建材等十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。
政策矛头直指“内卷式竞争”的三大毒瘤:一是企业靠降价抢市场,利润薄到无法创新;二是大企业压榨上下游转嫁成本;三是地方招商搞补贴大战,导致重复建设。 清华大学田轩教授点破:“这种恶性循环让员工收入、企业利润、国家税收三输! ”
主力资金调仓,抢筹反内卷三主线
主力已用真金白银投票。7月以来机构资金猛攻三大方向:
能源金属:碳酸锂价格单月涨超30%,华泰证券测算锂、钴、稀土成本底已现。 天齐锂业上半年扭亏,机构加仓逻辑明确——矿权审核趋严叠加刚果钴出口禁令,供给收缩箭在弦上。
光伏玻璃:政策严控光伏组件转换效率(低于21%的产能直接淘汰),龙头吃尽红利。 信义光能全球市占率超30%,福莱特手握独家3.2mm超薄玻璃技术,这两家7月获北向资金增持超10亿元。 更猛的是格林美,因绑定宁德时代电池回收协议,年处理15万吨电池,镍钴锰回收率98.5%,毛利率冲上25%。
钢铁/建材:柳钢股份靠减产低效产能、扩产高端板材,上半年利润预增121%,估值从破净修复到7.5倍PE。 水泥行业更狠:金隅集团等企业联合限产,推动京津冀水泥吨涨价50元,华新水泥7月股价飙涨40%。
行业大洗牌,谁在躺赢谁出局?
政策落地后,行业格局正在剧变:
钢铁业:中小钢厂首当其冲。 工信部要求2025年前淘汰5000万吨落后产能,300立方米以下高炉直接关停。 安阳钢铁靠优化合金配方降本,上半年勉强盈利3800万,但资产负债率仍高达82%。 相比之下,宝钢凭借汽车板、电工钢技术,新能源汽车用钢订单翻倍,毛利率维持18%以上。
光伏业:组件价格战熄火。 隆基绿能N型组件提价5%,因转换效率达24.5%碾压旧产能。 东方日升部分老产线因效率不达标被迫停产,但龙头福莱特借势扩产——越南基地规避欧美关税,出口订单激增。
电池回收:政策强制车企承担回收责任。 国务院要求2025年回收率达95%,每吨补贴3000元。 天奇股份狂建20个拆解基地,拆解效率行业第一,绑定蔚来、小鹏等客户。 而二线厂商如赣州豪鹏因技术滞后,处理成本高出20%,濒临出局。
主力操盘路径曝光:盯政策节点,抢龙头标的
机构操作策略极其清晰:
政策节点卡位:7月22日国金证券“反内卷”策略会透露,各部委细则将在9月集中出台。 游资提前布局“困境反转”组合:如水泥股天山股份、化工龙头万华化学,产能利用率已触底反弹至75%。
龙头溢价明确:反内卷本质是“强者恒强”。紫金矿业凭借全球铜矿前三的储量和每吨1.2万元的成本优势,碾压中小矿企;水泥茅台海螺水泥控制华东定价权,吨毛利重回100元。
数据验证为王:主力紧盯两大指标:一是产能利用率(钢铁回升至78%),二是库存周转(光伏玻璃降至18天)。 中泰证券跟踪发现,当铜价突破7.5万元/吨、碳酸锂站稳10万元/吨时,板块启动第二波行情。
散户操作手册:跟紧主力,避开雷区
当前最实操的策略来自机构动向:
持仓集中化: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,钢铁、有色板块持仓占比从5%飙至12%。 龙头标的如中信特钢(高端特钢市占率30%)、格林美被超500家机构扎堆。
技术面纪律:机构持仓线显示,稀土股宁波韵升严格卡位5日线,跌破立即止损;光伏玻璃股福莱特沿10日线走趋势,放量破位才离场。
雷区警示:三类企业需规避——中小光伏厂(如东方日升旧产能)、无技术壁垒的化工企业(纯碱行业中小厂亏损面达40%),以及依赖地方补贴的僵尸钢企。
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